红萱孕婴连锁店育儿知识请尊重孩
文/许玉玲来源/父母必读杂志
编辑/柳佳
“把你的玩具给小朋友玩玩吧。”
当你对孩子说这句话的时候,你知道孩子心里是怎么想的吗?
“这是我的玩具,不给你玩!”
当孩子说这句话的时候,你知道应该怎么对待吗?”
“我的,你的,我们的……”当宝宝开始使用这些关系代词时,说明他的物权意识正在发展中。
有一首美国儿歌《幼儿所有权法则》特别有趣:
如果是我喜欢的,就是我的;
如果东西在我手中,那就是我的;
如果能从你手中夺过来,那东西就是我的;
那东西我刚拿过来,就是我的;
如果东西是我的,不管怎样它永远不会看来是你的;
如果我在搭积木,所有的积木都是我的;
只要看来像我的,那就是我的;
如果是我先看到的,那就是我的;
你的玩具放回原处时,它自动变成我的;
如果东西损坏了,那就是你的。
这首儿歌反映的正是宝宝们有趣的物权观念。
培养孩子的“物权”观念,能够让孩子学会区分自己与他人的界限,逐渐拥有自尊自主的意识,懂得珍惜自己的物品,维护自己的权利,尊重别人的物品,对孩子顺利步入社会,在交往中受到欢迎有着积极的意义。
那么,每个年龄段的宝宝的物权意识究竟有着怎样的不同?父母该如何应对呢?
我的东西谁都可以玩
0~1岁
顺顺8个月了,一天阿姨带着哥哥来家里玩,哥哥看到顺顺的足球,非常绅士地问:“我可以玩你的足球吗?”妈妈连忙回答:“玩吧玩吧,顺顺还不知道护东西呢!”看哥哥把足球踢上踢下,顺顺也高兴地手舞足蹈。
宝贝这个阶段正在努力探索自己的身体,努力弄明白自己的身体是自己的,动作是自己的,至于身体之外的东西,我暂时还顾不上,所以孩子的东西谁都可以玩。尽管如此,孩子还是喜欢有同伴的环境,看到别人玩,他也会高兴地大笑,他会明白“原来这个可以这样玩”。
我喜欢的就是我的
1~2岁
小区里的小朋友都在一起玩,1岁多的润润看到大哥哥玩的玩具车,拿着就走,嘴里还喊着:“润润玩,润润玩!”大哥哥连忙跑过来说:“这是我的!”拿走了玩具车,润润委屈地大哭起来,又试图去拿,被奶奶抱开了。
这个年龄的孩子,有了一定的独立意识,也能区分出自己和别人的关系,但是还分不清楚“你的”“我的”的界限,在孩子的心里,只要喜欢的东西,就可以伸手拿。所以父母要多告诉孩子“这是哥哥的,不是润润的”。慢慢地,孩子就会建立起“你的”“我的”的界限。
有时候孩子拿不到他想要的东西,内心会有些失望,甚至哭闹,其实孩子失望的过程也是感受“你”“我”的界限的过程。父母只需要安抚孩子,让他接受这种小小的失望。
另外,要让孩子明白“借用”的概念,懂得尊重别人的物品,去别人家里做客或者要玩别人东西前要先询问,经过别人的允许才可以玩,而且玩完了要记得归还并且致谢。
我的东西你不能碰
2~3岁
迪迪和妈妈都热情好客,经常邀请小朋友到家里来玩,可最近不知道怎么了,小朋友来了,不管玩什么玩具,迪迪都会第一时间把玩具拿走,并大声说:“这是我的!”去小区广场玩也是,什么玩具都看得紧紧的,不肯分享。爸爸妈妈担心孩子这样交不到朋友,很着急,告诉迪迪不可以如此“自私”。但迪迪仍然我行我素。
2岁以后,随着孩子自我意识的发展,开始意识到自己的东西是自己的,因此想捍卫自己的权利,开始进入了“物权敏感期”,对于孩子的这个特殊时期,想给父母以下几点建议:
●“物权期”是所有孩子都要经历的一个阶段,可能有些孩子表现强烈些,而有些孩子表现温和些。父母对孩子的这一表现要采取尊重并接纳的态度,要知道,这是让孩子明白自己与自己的物品之间的关系的最好机会。告诉孩子,他的衣服、玩具、图书等都属于孩子自己,自己要管理它们,并有权决定是否分享。只有孩子拥有了物权安全感,才能获得良好的自尊,也才能更好地分享,避免给孩子贴上“小气”“自私”的标签。
●可以鼓励和倡导孩子分享,也可以为孩子做出分享的榜样,让孩子感觉到分享是一件快乐的事情,但绝对不能强迫孩子,也不能给孩子提条件或者增加任何压力,更不要为了成人之间的面子而替孩子做主把孩子的东西赠予别人。决定是否分享是孩子的权利。
●有一些成人喜欢逗孩子,经常拿走孩子最心爱的玩具,看孩子大哭的反应,觉得“好玩”,这其实会严重损害孩子的安全感,父母如果遇到这样的情况,不要顾及成人之间的面子,要坚决加以制止。
●给孩子一个专门的柜子或者抽屉,让他存放自己心爱的物品,如果遇到小朋友来做客,可以提前跟孩子打好招呼,允许孩子把自己最心爱的玩具收起来。
●如果孩子愿意分享食物或者玩具,成人不要拒绝,要欣然接受并稍微夸张地告诉孩子,非常喜欢,或者很享受孩子的分享。
尊重孩子的不分享
相对于物权期表现强烈的孩子,其实表现不那么强烈的孩子也需要引起父母的儿童得白癜风的原因河南白癜风医院哪家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haihuacaijing.com/zysx/141769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