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三大DTC品牌的流量来源,竟然大同

以SHEIN为代表的DTC品牌在年迎来“高光时刻”。当平台发展受限,当中国供应链崛起,当精细化运营、品牌化成未来发展趋势,DTC赛道成为不少品牌出海的热门选择。而资本对于这一赛道的注入和加持更是表明了对其的青睐度。

拒不完全统计,年中国DTC出海品牌融资累计发生了58起,涉及服装饰品、家居家具、家电、母婴儿童、美容美妆、3C配件等品类,融资金额超10亿美元。

雨果跨境发现,在众多出海的DTC品牌中,大部分的市场首选都在于欧美。深究这一现象的原因,与海外消费者的消费行为习惯不无关系……

近两年的DTC品牌出海热潮

年疫情催生了全球市场原来需要2-3年才会发生的大爆发现象,如数字化水平、电商渗透率等发展速度加快。与此同时,也加快了跨境电商卖家借助独立站渠道实现品牌出海的步伐。

“年之后卖家们更多地思考,除了能够把货卖出去,能不能更好的成为一个中国品牌,去面向消费者。这是年独立站电商变得更加抢手的原因。”有赞高级副总裁周凯在接受雨果跨境的采访曾提到。

如果说年疫情的爆发是独立站重新站上风口的“导火索”,那么年则是DTC模式的爆发元年。根据Twitter的洞察,从年开始,论是美妆品牌还是其他品类的消费品牌,越来越多的公司会优先选择DTC模式,进行建站,打造垂类精品站。

从年大量DTC品牌在海外市场的表现以及资本市场对这一赛道的加持来看,均可说明这一模式的可行性。例如年6月,服装饰品品牌Cider获IDG资本、DSTGlobal、AndressenHorowitz数千万美元的A轮融资;同月,字节跳动投资全量全速1亿美元的A轮融资……

DTC品牌出海的契机背后,消费者这一行为影响DTC品牌流量来源

回首年来,DTC品牌出海的契机,主要有三点:

第一点是市场大环境的助推,“封号潮”等大事件让卖家们意识到多渠道布局的重要性,品牌化、可持续发展的长期目标令卖家们转向独立站布局;

第二点是资本对DTC品牌的青睐,年的融资潮中,投资方不乏有软银愿景、今日资本、DSTGlobal等头部风投机构。资本的介入对卖家而言是一个很好的契机;

第三点则是消费者行为的改变,以欧美市场为例,相关数据显示,比起疫情前,约有59%的美国消费者开始更频繁的进行线上购物,而独立站是当地消费者线上购物的特殊偏好,他们更喜欢在Google上搜索品牌

转载请注明:http://www.haihuacaijing.com/zysx/14192126.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20001468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