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具还是化妆品爱美之心,不必从娃娃抓起

交汇点讯偷涂妈妈的口红、拿荧光笔当指甲油、把闪亮的小贴纸粘上额头……相信这是不少80、90后的共同记忆。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儿童成长路上逐渐生出对“美”的渴求也实属正常。但近年来,打开各类短视频APP,看到不少少年儿童模仿“美妆博主”对着镜头涂脂抹粉,儿童彩妆盒更是成为热卖爆款,不禁心生疑问:儿童彩妆,是否可以“野蛮生长”?

玩具还是彩妆?生产资质存疑

“DIY梦幻彩妆-每一个小女孩都是公主”记者走访多家玩具店看到不少写着此类宣传语的儿童彩妆套盒,加上印有公主形象的粉色梦幻包装,这样一套包含着眼影、口红、粉饼、腮红、指甲油的彩妆套盒,均价只要50元左右。拿在手里,塑料包装外壳质感较差,甚至可以透过透明包装看到眼影的粉块已经出现飞粉和裂痕。

除了线下玩具店内,电商平台也是售卖儿童彩妆的“重灾区”。在电商平台搜索,排名靠前的儿童彩妆价格相对较高,从50元-元不等。

“在玩具店和网上我都给孩子买过,没办法,周围很多小朋友都有,她就吵着要。”茜茜(化名)妈妈说孩子看了一个名为《小伶的魔法世界》动画片后,就总想要一个属于自己的化妆品。担心孩子可能会过敏,她五次三番叮嘱孩子只给娃娃涂,但茜茜还是会趁大人不注意画到自己的脸上。至于这种化妆盒究竟应该算是玩具还是化妆品,茜茜妈妈被问住了,说自己也搞不清楚。

记者查询多款儿童彩妆盒商品信息,不少产品的执行标准为GB.1-、GB.2-、GB.3-、GB.4-,乍看之下非常安心。但少有消费者能识别这其实是玩具安全的国家标准,与化妆品无关。相应的,这类产品名称也是“xxx装扮玩具”,而并非“儿童彩妆”。

也确实有一些儿童彩妆盒具有化妆品生产许可证,包装显示其执行标准为化妆品安全国家标准QB/T、GB/T。但记者注意到,这类商品名称多为“幻彩手提百宝箱”“百变蝴蝶彩妆盒”,没有“儿童”字样。有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推测,这样来命名商品不排除生产厂商是为了在实际送检操作中,将产品按一般化妆品类进行检验,规避用儿童标准备案。

安全性如何?化学成分可能损伤孩子皮肤

记者询问线下玩具店老板,这种彩妆是否可以涂抹到儿童脸部,多家老板都信誓旦旦地表示“肯定可以”“这就是儿童专用”“水溶性产品不会过敏”。

不论是线上还是线下,绝大多数儿童彩妆外包装或宣传广告上都写有“无添加化妆品配方”“水溶配方”“清洗方便”。在小红书等平台,关于儿童彩妆的笔记众多,红色小象、莱索兔等品牌因为称“植物配方”“专业儿童彩妆”而备受推崇。

6岁的诗涵(化名)就经常在家里使用这种儿童彩妆,她的妈妈用“很崩溃”来形容自己的感受:“眼影特别容易碎,弄得家里到处都是。而且并不好清洗,根本不像说的那样清水洗一下就掉,我很担心残留在孩子脸上,非常不建议家长给孩子购买。”

仔细查看彩妆盒背面的成分,滑石粉、云母、矿油无一例外的都榜上有名。特别值得一提的,滑石粉是许多化妆品常用的填充物,但滑石粉原料常常会伴有石棉杂质,石棉是世卫组织公布的一级致癌物。《化妆品行政许可检验规范》第二十五条要求:产品配方中含有滑石粉原料的样品,应当进行石棉项目检测。线上销售的儿童彩妆晒出的检验报告也五花八门,甚至有的只有一份入境货物检验检疫证明、

“不当使用化妆品不仅可能会引起孩子的皮肤过敏。还可能在晒太阳以后,出现色素减退,诱发光毒性反应。”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李敏说,儿童皮肤的屏障功能远弱于成人,皮肤和角质层都比较薄,十分容易受到损伤。

她就曾接诊过因为使用化妆品导致面部起红疹、出现红肿甚至破溃情况的孩子。李敏建议,如果一定要使用化妆品,建议购买正规品牌、儿童专用,通过国家检测的产品。

如何整治?各部门重拳出击

年4月,国家药监局在发布的《化妆品安全评估技术导则》中特别提出,在进行儿童化妆品评估时,在危害识别、暴露量计算等方面应结合儿童生理特点。

年5月1日起,我国首部专门针对化妆品注册备案管理的部门规章《化妆品注册备案管理办法》正式施行,细化落实了化妆品、化妆品新原料注册人、备案人的责任义务及准入条件,加强对产品责任源头监管。

此前,年发布的首个针对儿童化妆品的国家级规范《儿童化妆品申报与审评指南》提到,“儿童化妆品应最大限度地减少配方原料的种类,尽量少用或不用香精、着色剂、防腐剂及表面活性剂等”。但由于指南中“应选用”“不鼓励”等说法比较模糊,可能在执行中遇到困难。

为严格规范儿童化妆品市场,江苏也在行动。南京市药监局药化处张亚军处长介绍,为做好儿童化妆品企业的监管工作,该局对全市相关企业进行了摸底:目前南京市共有涉及儿童化妆品经营者家,其中经营儿童化妆品的商超及专卖店数家;经营儿童化妆品的电子商务平台2家;儿童化妆品备案企业1家;线上经营者数家。

张亚军还提到,南京今年专门下发了《南京市儿童化妆品专项检查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整合监管、抽检、稽查、不良反应等力量对儿童彩妆市场进行了检查。“截至5月下旬,全市共检查儿童化妆品经营者家,其中母婴用品专卖店家,商场62家,电商平台1家,其他化妆品经营者60家。检查过程中督促相关单位提升化妆品质量管理水平,规范化妆品经营行为。”

张亚军提醒说,除了监管部门,家长也要负起责任。儿童的监护人要增强安全用妆意识。有的家长从网上或社交平台上购买化妆品,只注重看功效宣称,对产品的安全性知之甚少;有的家长没有妥善保管好自己的化妆品,孩子模仿大人使用,导致误用甚至误食的风险。“今后各级监管部门要加大科普宣传力度,引导公众科学、理性消费,合理、安全用妆,引导公众更好监督行业发展。”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蒋明睿仲崇山

标签:

责编:郑亚群

本文来源:新华日报



转载请注明:http://www.haihuacaijing.com/zysx/14191880.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20001468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