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健康深度解析13岁宝宝饮食习惯
1岁以后的宝宝开始学走路,活动范围也不断扩大,智力发展正处于关键时期,所以这一阶段要补充足够的热量和营养来满足宝宝的需要。此外,这个时候的孩子逐渐形成自己的饮食习惯,所以妈妈们也要在喂养技巧上下工夫。
一、饮食热量
1-3岁的儿童每天需要热量卡,建议一日饮食如下~(一日的营养素应平均分配于三餐)
*根据卫生署修订的《国人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取量》
二、饮食型态
1岁以上的孩子,饮食模式已开始接近大人,一天三餐,但是儿童胃容量较小,通常需另外补充1-2次的点心。因此少量多餐会较适合孩子,食物的量请适时尊重孩子的需要。
另外2岁以内的孩子食物的形态,要随着年龄与牙齿发展而适时调整食物软硬、大小程度,不要老是只给软碎的食物,提供适当硬度和大小的食物,更能提高孩子喜好碗里的食物!
三、喝奶勿超过2次
这阶段的孩子,建议一天喝奶不要超过2次。切勿因为孩子正餐吃不好,就想用喝较多奶来弥补,如此只会让孩子的下一餐更吃不好,咀嚼能力无法进步,如此陷入恶性循环中。
四、下午点心选择
点心不等于零食,而是分量较少的正餐,点心尽可能包含三大营养素(谷物类、蔬果和奶蛋),如三明治+果汁,尽可能选择少油、少糖、少盐和少加工的食品为首选。
*特别提醒:点心提供时间不要太靠近正餐时间,尽量在餐前2小时前提供,才不会影响正餐食欲。
五、阶段重点和小贴士
◎建立饮食习惯的好时机
1-3岁的阶段是建立日后孩子饮食习惯的关键期,爸妈需运用智慧让孩子“喜欢”用餐时刻,培养孩子的咀嚼吞咽能力和不挑食的好习惯。因此,我们要让孩子接触多样化的食材,可善用食物颜色搭配和形状来促进食欲。
◎养成坐餐椅用餐习惯
1-3岁时期孩子活动量相对的高,较不容易长时间坐在椅子上进食,仍要让孩子坐餐椅进食,但是每一餐进食时间约30分钟以内。因此给孩子食物的量不要太多,点心则可斟酌不一定坐在餐椅吃喔!
◎练习用汤匙吃饭
1~1.5岁的孩子自主性相对较强,若孩子喜欢自己拿汤匙,其实1岁到1岁半之间就可以自己练习吃饭,通常2岁时孩子就能独立吃饭了。即使汤匙用不好,也先让孩子有主控权能玩食物和喜欢吃食物。
◎餐具选择
妈妈选择适合孩子阶段能力的餐具,能让孩子较容易练习进食且能得到成就感,增加孩子主动独立进食的习惯喔!
A.刚开始练习拿汤匙时,孩子抓握能力较差,汤匙要选择较粗把柄,方便孩子操作。汤匙深度不宜过深,会让进食难度增加,汤匙面大小要随孩子成长即时更换。儿童汤匙材质则以合格的不锈钢材质为主。
B.碗的选择方面,孩子刚开始练习进食时,可以使用有吸盘的碗,防止时常弄倒,也可从底面积较大的碗盘开始练习。
C.偶而会遇到孩子进入厌食期,换个餐具有时就会重新燃起孩子的乐趣喔
◎养成喝水习惯
选择孩子喜欢的水壶,放在随手可及之处,开始让孩子养成自动喝水习惯,避免以果汁饮料取代喝白开水。一岁以后可以让孩子学习使用硬吸管水壶喝水,也可练习用较小杯口的杯子练习喝水了。
◎勿提供零食
正餐前勿提供零食和甜食,零食往往会影响正餐食欲,更不要和孩子条件交换“一口饭完换一颗糖”。
◎以身作则避免挑食
尽量不要在孩子面前讨论食物,如苦瓜很苦。妈妈可善用和其他喜欢食材混合烹调方式来让孩子不挑食。
◎认识食物
家长和孩子利用故事绘本和亲子共读来认识食物,甚至可以一起准备食物,增加孩子的兴趣。
---更多精彩点击下图---
↓进入飞牛母婴馆
中医治疗白癜风的方法中医治疗白癜风方法转载请注明:http://www.haihuacaijing.com/zysx/141733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