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消费:切入母婴线上交易的正确姿势

社区+消费:切入母婴线上交易的正确姿势

母婴电商几乎是跟随着女性的线上消费力苏醒而同时崛起的。从年起,中国母婴线上交易规模增长率超过整体网购增长率,进入飞跃式发展阶段。

互联网虽然越来越普及,但近一年多来,母婴垂直电商领域的情况却不及母婴消费整体增速。8月5日,辣妈帮旗下的“荷花亲子”平台发布了官方申明,暂退母婴电商的市场角逐。04年成立的红孩子电商平台,也被苏宁收购,变成大阿里集团的一份子。

妈妈们的钱,看来并没有那么容易赚。在强手鼎立的市场中,母婴行业的线上变现究竟何去何从?

想法很美好,现实很骨感

一直以来母婴的线上交易都很被看好:年9月,蜜芽完成由百度领投的D轮1.5亿美元的融资,并以64亿的市场估值跃居行业榜首;成立于年4月的贝贝网于今年6月完成D轮1亿美元的融资。辣妈帮在关闭自己线上商城业务的第二天,发布了自己即将完成D轮融资并在拆除VIE架构的消息,证明了资本对母婴市场的前景仍然充满信心。

为什么大家都这么看好母婴行业?

1.当仁不让的海淘支柱力量

和美妆行业一样,母婴产品的海淘也占了很高比重,奶粉、纸尿裤等海淘比例也逐年攀升。

2.刚性需求的囤货属性与非标品的高弹性需求

对于奶粉、纸尿裤、辅食等刚性需求品类,消费者的需求们从长期看是基本固定的,因此他们会倾向采取在促销时候提前购买囤货的方式,在此类情况下,消费者对于品牌的忠诚度通常都非常高。而对于童装、个护、玩具等利润空间较高的非标品来说,商家可以通过促销、折扣等手段来达到激活用户冲动消费基因的目的。

3.二胎政策带来下一波婴儿潮

从《年度中国母婴人群消费行为研究报告》来看,在有线上母婴用品消费习惯的人群中,60%的人对二胎政策持认可态度,并希望能养两个孩子。在这可预见的婴儿潮背后,是母婴消费市场的巨大潜力,且这些人都是极具网购意识的八零九零后。

4.目标受众明确

母婴行业具有一个鲜明的特点,即消费者和购买者是两类人;消费者是宝宝们,而做购买决策是宝宝的父母们,尤其是母亲。只要抓住此类女性群体的行为特征与消费心理,就能精准的找到此类人群。

市场那么大,为什么母婴电商平台仍然年年亏损,频频转型?

1.用户需要持续拉新

基于母婴产品使用时期具有特殊性,怀孕、生产前后需要购买的产品都不一样,对于母婴电商平台来说,用户对平台缺乏忠诚度,随着宝宝的成长,用户会逐渐脱离平台。在自然流失老用户的同时,平台需要持续拉动新用户并建立忠诚度,以维持平台有效用户量及用户活跃度。这些对平台来说都属于需要持续投入的成本。

2.用户重品牌轻平台

妈妈给宝宝用的奶粉、纸尿裤具有高度的“从一而终”性,只要宝宝使用基本正常,妈妈不会轻易换品牌。因此,宝宝们用的“第一款产品”基本决定了妈妈的消费决策,也就是妈妈对母婴产品的品牌有高度忠诚,而非平台本身。

3.平台缺乏议价权

由于用户对品牌的高度忠诚,哪怕是阿里、京东等大流量平台,对母婴品牌的议价能力也会相对较弱。尤其奶粉、纸尿裤等标准类产品,消费者对于价格敏感度极高,因此品牌对于渠道的价格体系会基本统一,平台很难建立价格优势。

母婴的线上交易平台究竟何去何从?

1.先做社区,再做电商

由于用户对于母婴类垂直平台的使用期有限,因此平台的拉新与用户UGC非常重要。宝宝树在APP中会新上线了“付费问答”的功能,一方面能给答题的专家带来实际收益,另一方面可以通过付费的形式,让需求紧急的妈妈通过付更多的钱定向邀请专家回答问题。

此外,通过话题圈子、不同预产期等方式分类不同属性的用户,给同类型用户制造交流机会,提高用户粘性。基于社区的积分/经验值体系,对于新用户的快速上手、特权开放甚至礼品兑换,都可以作为衡量标准。

值得一提的是蜜芽宝贝APP打造的余额账户体系。余额可以通过“赞助卖萌”和“打赏清单”两种方式获得;用户上传自家宝宝的卖萌照,就会有其他用户来赞助你的卖萌,增强社区的互动性,同时,对于主动整理并上传购物清单的用户,蜜芽也设立了打赏机制,为“点赞”行为平添一份“经济效益”。余额不可转让,不可提现,只能用于消费,相当于是变相发放代金券,只不过这个代金券是没有使用限额的。

这个余额体系能将用户完整的留存在蜜芽的消费体系中,促进她的二次消费行为。清单可以通过







































白癜风忌食
北京专门治疗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haihuacaijing.com/myyy/14175950.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20001468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