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通报莱西市累计治愈出院509人,1

半岛全媒体记者齐娟

  3月22日下午,青岛市召开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通报疫情防控工作最新进展。记者现场获悉,截至3月21日2时,莱西市累计治愈出院人,截至3月21日2时,莱西市共有名集中隔离人员解除隔离回家,家工业企业复工复产,复工复产率达3.%。目前,莱西市疫情形势总体向好,全市疫情形势整体平稳、可管可控。

一、莱西市疫情防控情况

(一)确诊病例情况

  3月21日0时至2时,莱西市无新增本土确诊病例。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2例,均在集中隔离期间核酸检测发现。

(二)疫情发展趋势情况

  目前,莱西市疫情形势总体向好,社会传播风险得到有效控制。3月21日8时-22日6时,在隔离点检出阳性感染人员3人,封控区、管控区、防范区均未检出阳性感染人员。

(三)医疗救治情况

  统筹国家、省、市三级专家力量,坚持中西医结合、分层分类救治,结合奥密克戎毒株感染特性,对患者实施科学化、个性化治疗。在专家和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患者病情稳定、稳中向好。截至3月21日2时,莱西市累计治愈出院人,其中,治愈出院确诊病例人,无症状感染者人。

(四)解除隔离情况

  按照“一人一案、安全稳妥、应接尽接”原则,高质高效开展解除隔离人员有序返家工作。制定专门实施方案,严格核实人员信息,统筹调配车辆,落实镇街、村居责任。做好服务保障,规范开展居家健康监测。截至3月21日2时,莱西市共有名集中隔离人员解除隔离回家。

(五)企业复工复产情况

  在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措施的前提下,有序组织企业复工复产。制定企业复工复产工作方案,明确了服务保障企业复工复产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千方百计利企、稳企、安企,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经济社会平稳运行。截至3月21日,莱西市工业企业复工复产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9家,复工复产率达到3.%。

二、下一步莱西市疫情防控的主要措施

  一是继续做好重点人群核酸检测,对新发现的阳性感染人员严格落实管控措施。

  二是持续强化莱西市社会面疫情防控,坚持动态清零目标,坚决防止疫情反弹。

  三是服务企业复工复产,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四是加大疫情防控常识宣传,提高市民自我防护意识和防护能力。

青岛市其他区市疫情防控情况:

  3月21日0时至2时,除莱西市以外,城阳区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2例,均与莱西疫情关联,均在集中隔离期间核酸检测发现。平度市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1例,与莱西疫情关联。

  目前,全市疫情形势整体平稳、可管可控。青岛将努力统筹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慎终如始抓好疫情防控措施落实,全力以赴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28名高危孕妇、新生儿成功救治

  发布会上,青岛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主任江威表示,孕产妇和儿童是特殊人群,在疫情期间应当予以特别保障的重点人群,青岛始终将保障母婴安全放在第一位。本轮疫情以来,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齐抓共管、综合施策,全力做好青岛市孕产妇及儿童医疗服务保障工作。

  一是健全工作机制。本轮疫情发生之时,青岛在第一时间启动了疫情期间孕产妇及儿童医疗服务应急保障机制,在疫情防控专家组医疗救治专班专门设立了孕产妇医疗保障工作专班,统筹市、区市两级医疗资源,实行分类分级服务,指定专门医疗机构,设置绿色通道,有力有序引导重点人群合理就医,对孕产妇及儿童予以重点的   二是启动应急预案。依据国家《新冠肺炎聚集性疫情期间孕产妇医疗服务保障工作指南》,青岛结合青岛实际制定了青岛市疫情期间孕产妇就诊应急预案,指导各区市结合各自辖区的实际情况,建立了区域内疫情期间孕产妇等重点人群医疗服务应急保障工作机制,确立了由2家市级、20家区市级助产机构构成的应急服务网络,组建了市级孕产妇医疗保健及救治专家组,设置了快速反应救治梯队,确保一旦出现危急重症或紧急情况,能够快速应答、实施救治,同时保障孕产妇正常产检、分娩,确保母婴安全。本轮疫情发生之时,青岛立即启动了预案,为迅速实现重点人群正常医疗保障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是强化协同防治。制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疫情防控期间孕产妇及儿童医疗保健服务的通知》,对全力做好疫情防控期间母婴安全管理和医疗保健服务提出了明确要求,规范了工作流程,指导全市各级妇幼保健机构、应急助产机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精心、精细、精准做好分类分级分流管理工作。同时,突出抓好全市孕情监控管理,建立了确诊、涉疫孕产妇和儿童动态摸排机制,掌握了重点区域居家隔离的孕产妇和儿童底数。在此基础上,联合社区,多部门组建了一对一、点对点服务团队,并对危重孕产妇、儿童实行专案管理,确保疫情期间母婴安全。

  四是加强技术指导。充分发挥市、区(市)两级危重孕产妇及新生儿救治中心技术指导和协同救治作用,由救治中心组建专家组对责任片区的涉疫、高危孕产妇及儿童全程跟进、提前介入,充分利用“云上妇幼”等线上渠道,对孕产妇及儿童进行线上会诊和远程指导,强化危急重症救治技术支撑,目前已成功转诊、会诊救治28名高危孕产妇和新生儿。同时,医院的技术指导,对确诊孕产医院,派驻市级产儿科专家团队全面接管,每日连线省级专家对病例进行远程会诊,及时调整诊疗方案,确保了每个病例都得到有效治疗。

  五是加大科普宣教。疫情以来,坚持个人防护与专家指导相结合推进全市妇幼保健服务。一方面,充分利用互联网、自媒体等平台,全方位开展新冠肺炎防控知识宣传,指导孕产妇、儿童等特殊群体保持良好生活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提高自身防护意识和健康素养。另一方面,组织全市各级妇幼保健机构建立妇幼健康线上咨询交流群,孕产儿科相关保健专家在线指导,对孕37周以上及高危孕产妇提供一对一保健服务;指导各级各类助产机构利用互联网等提供线上咨询、线上诊疗服务,切实帮助广大特殊人群、孕产妇和儿童解决有关医疗保健方面的问题。

可登录小程序查询青岛防疫政策

  发布会上,青岛市政府副秘书长夏正启提到,关于来青岛的防疫政策问题,市民可以及时登录国务院客户端小程序,在“各地防控政策”内查询青岛防疫政策,了解相关信息。

全面暂停销售“四类药品”

  发布会上,青岛市市场监管局副巡视员贾云春就青岛市市场监管局在疫情中做的主要工作进行了汇报。贾云春介绍,青岛全面落实“疫情防控+”工作理念,一手抓市场监管,一手抓疫情防控,织密织牢市场监管疫情防控网。

一、加强价格监管,严厉打击哄抬物价违法行为

  密切   监督指导农贸市场开办单位落实疫情防控“五个必须”:必须禁止活禽交易、宰杀;必须按照规定对市场进行消毒消杀;必须每日休市后按规定对市场进行保洁;市场管理人员和场内经营者必须按规定佩戴口罩,做好个人防护;必须在市场入口处设立查验点,测体温、查健康码,提醒消费者正确佩戴口罩。督促农贸市场开办单位建立了农贸市场消毒消杀记录、市场行业人员健康监测台账和核酸检测台账。

三、落实药店疫情防控措施

  一是督促药店在入口处设置查验点,落实测体温、查健康码、规范戴口罩等疫情防控措施。二是对于黄码、红码或有发热症状的人员,不得进入药店并按照禁止销售制度执行。三是药店严格落实线上线下全面暂停销售“四类药品”(退烧、止咳、抗病毒、抗生素)。四是使用“青新症状监测系统”实施闭环管理,发挥药店“哨点”作用。

四、落实餐饮食品安全保障措施

  切实加强集中隔离场所集体用餐、配送单位的餐饮食品安全管理,提高监管巡查频次,确保集中隔离场所食品安全启用前有验收、使用中有检查。对集体用餐和投诉举报较多的餐饮服务单位,实施重点监管,及时查处食品安全违法行为。

五、落实进口冷链食品、非冷链集装箱货物疫情防控措施

  一是认真履行驻仓监管责任,派出专门力量进驻全市16个进口冷链食品集中监管专仓,监督专仓规范作业。二是督促冷链企业严格执行“山东冷链”预约进仓、2小时提前报备、全面消毒、人员防护、定期检测等各项要求,对违反规定的一律停业整顿,公开曝光。三是建立快速响应机制,对于阳性问题线索第一时间处置,控制风险隐患。四是加强对进口高风险非冷链集装箱的监管;协调相关单位做好货物检测和预防性消毒等工作。

单日检测最高达万人次

  青岛市大数据局副局长张万波表示,疫情期间,全市大数据部门充分发挥大数据技术优势,尽锐出战,重点从五个方面做好全市疫情防控的科学化、精准化保障工作。

  第一,做好一线防控应用保障。本次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以来,市大数据局及时响应,由局长带队派出10名骨干人员组成的工作队赶赴莱西疫情防控一线,短时间内研发上线大数据信息采集、疫情信息比对展示、阳性人员信息流转、核酸检测采集APP等多个应用系统,为精准属地管控、精准流调溯源提供了重要支撑。其中,“青岛市核酸采样点地图”收录全市常设、临时核酸检测采样点个,公开联系电话和地图导航,方便市民群众、来青人员及跨地区出行人员就近定位、就近检测。各区市也充分依托全市防疫应用系统和自行开发的防疫信息系统,助力疫情精准防控工作。

  第二,做好精准防控数据保障。打通国家、省、市、区(市)、部门6个业务系统,归集重点人员、核酸检测等信息数据余万条,建成疫情专题数据库,畅通防控数据交换共享和应用渠道,开发疫情报表系统及相关数据比对工具,打造了阳性病例相关重点人员和核酸检测0次采集人员筛查、隔离场所人员分布情况分析等场景应用,织密疫情防控网络,全力为疫情防控“保驾护航”。

  第三,做好政务云网保障。第一时间组建政务云技术运维团队,紧急把政务云互联网出口带宽扩容到0Gb,提升10倍支撑能力,全力保障市民信息获取及疫情防控信息采集需要。开通政务云平台资源申请“绿色通道”,先后为各类防控应用系统提供60余台套高性能云服务器和数据备份相关设施,协调头部企业大数据技术专家优化全民核酸检测系统架构,进一步提升系统效能和稳定性,有力支撑全民核酸检测工作,满足单日检测最高达万人次、累计达余万人次需要。开展云网设施2小时实时监测,全力做好疫情期间重要基础设施的安全保障。

  第四,做好政务服务保障。充分发挥全市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优势,为市民、企业提供一网全程网办服务。在发现疫情车辆通行问题后,主动会同市交通运输局和市行政审批局,实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重点物资运输车辆通行证》的全流程网办。3月20日起,市内三区货运企业可以通过山东政务服务网青岛站进行网办申请、办理、打印医疗防控物资、鲜活农产品、重点生产生活物资、能源物资、进出口货物、邮政快递等各类重点物资运输车辆通行证,实现快捷高效全程网办,证件有效期由原来的一次一办,延长至一周一办。

  第五,做好政令畅通技术保障。组建金宏办公和视频会议系统保障团队,实现市、区(市)两级疫情相关视频会议室双机备份,全力做好网上政务办公和疫情防控视频会议调度保障,网上公文流转件近万件次(其中疫情防控流转件53万件次),支撑保障各级疫情防控视频会议27次(其中跨层级跨部门会议7次)。全程做好退烧止咳药实名登记、入青登记、空港入境人员登记等政务短信平台支撑,发送疫情相关短信70余万条。

莱西市家工业企业复工复产

  青岛市政府副秘书长夏正启介绍,目前,莱西市疫情形势总体向好,社会传播风险得到有效控制,为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莱西市制定了企业复工复产工作方案,按照“达标一个、审批一个,成熟一批、复工一批,规范一批、放行一批”的原则,有力有序推动工业企业复工复产。方案中,要求企业严格落实复工复产企业主体责任和部门监管责任,在复工复产前应该做到:一是制定复工复产工作方案和疫情防控应急预案,并签订复工复产疫情防控承诺书。二是强化人员管理,落实从业人员管控要求,实行“一人一档”管理,对复工人员信息进行详细排查和如实登记,并建立人员信息台账。三是做好厂内消毒消杀,备足疫情防控物资。

  复工复产后,还要履行以下几方面要求:要求各企业要加强员工健康监测和报告,做好工作场所防控管理,保持通风换气、做好清洁消毒,注意减少员工的聚集和集体活动,规范生产生活垃圾处置,同时要加强疫情防控知识宣传培训,指导员工落实个人防护要求,做好异常情况的应急处置,确保企业有序安全生产。

  截至3月21日,莱西市工业企业复工复产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9家,复工复产率3.%。下一步,莱西市将坚持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关要求,有序复工复产,确保经济社会平稳运行。



转载请注明:http://www.haihuacaijing.com/myzx/14192109.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20001468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