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婴派·育儿知识】孙杨告诉你 别用输赢
犹记得,数天前一大早起来,就看到中国奥运健儿“狂揽三金”的新闻刷爆朋友圈,新闻的评论是一片狂欢,跟首日“痛失各种金牌”的“阴沉气氛”很不一样。
唉,每次看奥运,小编是一半兴奋一半煎熬,今年也是。看到了中国队狂揽金牌固然开心,但看到夺金失利的选手,我总是会心疼心酸。特别是赛后孙杨紧紧地抱着记者哭泣的录像,直接把我看哭了。朵朵还问我“这个哥哥不是拿到银牌了吗?为什么还要哭?”
是啊,金牌很好,银牌难道也不值得骄傲吗?首日拿了两银一铜,有些网友一副“中国体坛正衰退”的言论,实在令人火大。完全不想想中国的运动员已经很棒了,场上很多只获得了银牌、铜牌的外国朋友,都是满脸开心啊!
庆幸的是“金牌”不再那么重,我们也输得起了拿不到金牌?就是loser?曾经,在中国人的眼中是这样的!当年体操王子李宁在汉城奥运会的比赛过程中发生重大失误,回国之后,人们过度的希望变成了失望,同情变成了指责。一些报道竟指责李宁“不知羞耻”,还有人把李宁称为“体操亡子”!
但现在,绝不是!过去的李宁成为北京奥运会的火炬点燃者,他曾经的成就不会被人们所遗忘。多数网民已不再像过去那样功利地看待奥运会。甚至有些理性的网友在微博上安慰孙杨,告诉他“金牌不代表什么”。
这些转变告诉我们,国人渐渐地“输得起了”。我们的运动渐渐地不因荣誉活得那么累。拿不到金牌,确实会有一些指责的声音,但却也有不少鼓励的声音,金牌渐渐地变得不再那么沉重,大家更看重的是运动员背后的“付出”与“坚持”。
不止是奥运,也要让我们的孩子输得起首先,我们不否认竞争的价值,孩子有竞争意识很正常,可以促进他们的学习和发展。但竞争这个词必须有度,一个是心理程度,一个是年龄向度。如果超度了,随时会变成争强好胜,输不起!
而且,好胜不仅会阻碍孩子自我发展,而且它也不等同于上进心!
好胜的孩子迷恋胜利、成功、领先带来的心理满足感,孩子越喜欢这种感觉,越无法接受和容忍失败、落后造成的心理失衡。有时候孩子是因为强烈的不安感,才会那样地过于渴望成功,企图通过成功获得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北京哪里是治疗白癜风最好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haihuacaijing.com/myzs/141741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