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卫健推15项惠民举措千余孕妇享免费
卫生健康服务与群众生命安全密切相关,是市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所系”。今年以来,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将“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作为检验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落实“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生动实践,积极争当为民纾难“排头兵”和提质增效“优等生”,聚焦主责领域的痛点、堵点、断点问题,制定亮明15项实事清单,坚持“强能、提速、扩面”多维发力,立体式优化卫生健康服务,全方位办好市民烦心的“当下急事”和事关长远的“发展要事”,真正用实招实效实绩,为群众幸福“清障、增温、加码”,做到了以行动践行初心、让服务抵达民心。
一、抓好“强能”行动,提升卫健服务的支撑性
(一)增强医疗资源供给能力。优化卫生资源配置,强力推动7医院建设,医院急诊综合楼、山大二院起步区院区等省属(管)医院项目建设。目前,医院东院区国际医疗中心、1号病房楼和急诊急救中心已完成主体施工,二期工程已启动;医院东院区主体施工加速推进,市妇幼保健院新院区、市三院医疗康养综合楼、市五院康养中心、市八院综合楼改建项目已启动建设。市七院门诊楼、综合楼改造提升工程年内完工。辖区优质医疗资源持续扩容,区域辐射能力不断提升。
(二)增强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扎实推进公共卫生“六大中心”建设,其中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迁建、市应急救援指挥调度中心、市应急医疗储备中心、市精神卫生中心等项目均已开工建设,正在进行主体施工;山东省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医院二期)项目的一期工程已启用,二期工程已启动建设;市应急医学中心项目正在进行桩基施工。区县疾控机构均建成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医院均设置感染性疾病科。我市疫情常态化防控屏障持续筑牢,公共卫生体系不断完善。
(三)增强县级中医医疗服务能力。出台《济南市县级中医医疗服务能力提升工作方案》,紧扣国家医疗服务能力推荐标准的要求,医院医疗服务能力提升,到年底前实现6医院全部达到国家推荐标准(省要求为年60%机构达标)。医院已达标,今年重医院的达标建设工作,医院、医院(预期年达标)、医院、医院(预期年达标)提速软硬件优化改善,持续增强县级中医药服务能力。
(四)增强应急保障能力。下发《关于加强全市卫生应急队伍建设的通知》,建立健全医学救援、传染病防控、中毒、辐射、心理救援、卫生监督等6类卫生应急队伍,有力充实了卫生应急力量。精心开展全市疫情防控全员核酸检测应急演练、省市区全员核酸检测应急演练、全市防汛抗旱卫生应急演练,并指导开展基层应急演练余次,切实提升了卫生应急处置能力。
(五)增强孕妇无创DNA产前筛查能力。成立全市产前筛查与诊断技术管理与质量控制中心,在全市20家产前筛查机构和家基层建册机构统一启用产前筛查与诊断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孕妇宣教—电子代金券发放与使用—血清学产前筛查—无创DNA筛查—产前诊断—通知和随访”全流程信息化管理。截至8月底,全市共为位符合条件的孕妇进行了免费无创DNA产前筛查,检出目标染色体高风险16例,适用人群检测覆盖率99%,阳性病例随访率%,有力保障了母婴安全。
二、抓好“提速”行动,提升卫健服务的便捷性
(一)新冠疫苗接种提速。建立市、区县、街镇一贯到底的接种模式,强化卫健部门、社区网格、疾控机构、接种单位的信息互通,抓好分苗、运苗、用苗、调苗全链条联动,疫苗配送指令通过“疫苗追溯信息系统”实时流转,送至门诊的时间缩短60%。实施接种能力倍增计划,接种高峰期储备接种点个,配备接种车15辆,储备接种人员人。截至9月27日24时,全市累计接种.23万剂次,全程接种人数占第一剂次接种人数的95.29%。相关做法得到国务院联防联控督导组、国家卫生健康委的充分肯定。
(二)就医诊疗工作提速。实施“无卡就医、掌上健康”工程,依托“健康济南”APP,搭建全市“互联网+医疗健康”惠民便民服务平台,聚合49医院线上诊疗服务,共开展线上交易21万笔,交易总金额超1亿元;基于“电子健康卡”实施“在线建档、预约挂号、在线充值、门诊在线缴费”等20余项便民服务,并新增
转载请注明:http://www.haihuacaijing.com/myjk/141957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