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11即将来临,宝爸宝妈们,警惕
“双11”即将来临,不少年轻的父母忙着选购婴儿用品。记者发现,很多人的观点都是给孩子用进口货。然而殊不知,这其实是商家和博主联合“吹”出来的。
于女士根据育儿博主推荐的攻略购买的各种婴儿牙胶
发现
平台爱推国外货
赶上“双11”大促,于女士想趁着价格优惠囤上一批婴儿用品,仅是加入购物车的牙胶就多达7款。
“这些育儿的物件老一辈都没用过,得靠年轻父母自己研究。”于女士说,决定要买牙胶后,她在社交平台查找了大量攻略,其中既有专业博主归纳整理的红黑榜、测评视频,也有普通父母随手分享的心得体会、品牌推荐等。
“别看就一个小小的牙胶,却让人看得眼花缭乱。”于女士说,不少博主将宝宝需要使用的牙胶归纳成不同的阶段,每个阶段说法都不同。比如,3个月的宝宝要买材质最柔软的,4个月的宝宝要买有点磨牙颗粒的,6个月的宝宝又要买材质偏硬的。
和于女士一样,不少新手爸妈购买婴儿用品前都会在社交平台上查询攻略,也叫“做功课”。而记者注意到,攻略中亲子博主们最常推荐的婴儿用品,多以进口品牌为主,推荐理由之一就是质量过硬。
于女士坦言,绝大部分牙胶都是此前从没听说过的外国品牌,什么英国的“火柴猴”、韩国的“安杰”、法国的“苏菲”、美国的“妈贝乐”等。“之前对这些牌子完全不了解,直观的感受就是价格比国产同类型产品贵一倍以上。”记者对比发现,同样长颈鹿造型的牙胶,某国产品牌价格为23.9元,某法国品牌价格却高达元。
在社交平台上不少博主都推荐的一款号称促进婴儿睡眠的进口安抚豆豆毯,价格在四五百元,而购物网站上的国产品牌,便宜的只要一百多元。
临近“双11”,社交平台出现不少进口婴儿用品购买攻略
体验
“网红”产品不少是噱头
被母婴博主推荐后买回来的“网红”婴儿用品,好用吗?采访中,不少家长都反映很多用品营销噱头大于实际功能,他们为花高价却“踩了坑”后悔不已。
范女士买过一款号称“瑞典王室品牌”的床中床。买之前,她看到的攻略文案都说这款床是防惊跳的睡眠“神器”,还有利于睡头型。商家也说,孩子能睡到8个月。可“神器”买到家后,不仅孩子不喜欢在里面睡觉,而且1个多月后尺寸就显小了,只能搁置在一旁。“一张床接近元,换洗的罩子也多元,但实际用处不大,性价比很低。”范女士说。
更让父母们糟心的是,花大价钱买回来的进口婴儿用品,使用中却发现各种问题。“搜遍全网基本都是夸赞,很少有说不好的,事实上胶味很重,各种消毒、散味后依然有很重的胶味。”胡女士在朋友圈抱怨给儿子购买的英国某品牌牙胶。
记者注意到,在网络上,关于该品牌牙胶的投诉不少。网友“小福星”称,自己反复清洗,消完毒后依然能闻到异味,放入水中反复浸泡也无济于事。也有家长反映,收到这款全新牙胶后发现疑似霉点,客服却解释是脱模时模具不小心沾到的。
也有的进口网红婴儿产品,因为设计原因而埋下卫生隐患。“用了某美国品牌的辅食勺叉一段时间后发现勺子接口有点黑,没想到用力拔出来里面都是黑色的霉菌斑!”市民吴女士表示,这种插入式的辅食勺,空隙处有长霉的可能性,设计存在隐患,“早知道还不如踏实买套不锈钢餐具,不是进口的产品就一定是好的。”
揭秘
集体夸赞背后是生意
记者发现,在母婴用品领域,某个进口产品在某一时间段会突然成为“网红”,众多母婴博主集体夸赞,但在过段时间后又会有大量消费者投诉。
为什么会出现博主集体夸赞?“很多东西的好评都是‘无费置换’或者‘有偿测评’换来的。”博主双双经常会分享3岁儿子的日常,在小红书、抖音等平台上拥有超过14万粉丝。所谓“无费置换”是指免费送产品换取博主一篇推广软文或视频,“有偿测评”则是指除送产品外,再额外支付一笔推广费用换取博主一篇推广软文或视频。
双双告诉记者,很多分享育儿经验或拍摄日常育儿vlog的母婴博主在积累了一定的粉丝量后,都会有辅食、益智玩具、尿不湿等商家主动联系,邀请其推广产品。“商家会根据你的粉丝量给你稿费,如果粉丝量不多的,商家就会把产品免费送你,你只需要发一个笔记就可以。比如,拥有1万个粉丝的母婴博主,一条推广稿费差不多在元至元。”
除了商家主动找上门,博主们还可以去一些通告平台报名领取商家公开发布的推广任务,根据要求写出“好评”。“不少母婴博主靠接通告领了很多婴儿玩具、食物、餐具等,根本用不完,一个月写‘好评’还能挣个三四千元。”双双透露。
记者在
转载请注明:http://www.haihuacaijing.com/mycp/141936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