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婴店老板我店里搞得3类活动是交智商
风里来、雨里去,表姐家开的母婴店,已经3年了。
要说开母婴店难不难?还真难。
开店第一年,算上加盟费、进货成本、人力成本、房租成本等等,一下就亏了40万。
别的不多说,就说刚开始选择加盟品牌,就能写出几千字的“反面教材”……
不过,要说开母婴店挣不挣钱?也挣钱。
表姐本着诚信的原则,3年下来积累了不少回头客;另外,也聊过不少关于母婴店的事。
店里搞的3类“活动”是交智商税,连我自己也不信
做生意想多赚钱,当然离不开推销活动,有些活动很合理,总的来说是“合作共赢”。
但是,有些活动就是在交“智商税”,表姐举双手不赞成。接下来,一起聊聊母婴店的这“3类活动”。
1、“微量元素检测”活动
为了吸引顾客,店主会抓住父母的心理,推出免费“微量元素检测”的活动。
然而,只要宝宝一检测,很快就变成了“小药罐”。
有经验的宝妈都知道,宝宝出生后,正常情况只需要补充维生素D。
像有些宝宝有枕秃,是正常的生理性脱发;有些宝宝出牙晚,和遗传因素有关;手上有倒刺,是角质层脱落;头发稀黄,2岁后就会浓密起来……
说白了,孩子的这些和营养素缺乏并没有什么直接关系。
在发育正常情况下,不需要额外补,就算补,首先要考虑食补。
但是,有些母婴店利用父母对孩子的爱,硬是玩起了“黑科技”,推出“微量元素检测”的活动。
其实,早在年,微量元素检测就被国家卫健委(原先叫卫计委)叫停了。
文中明确指出:
非诊断治疗需要,各类各级医疗机构不得针对儿童,开设微量元素检测。不宜将微量元素检测,作为体检的普查项目,尤其是针对6个月以下的婴儿。
为什么这样规定,因为所检测的数值,通常存在不准确因素。
也就是说,医院里的抽血检测,未必见得靠谱,母婴店里的“黑科技”——夹一夹手指就能得出的结论,就是在让家长交“智商税”。
总之,不要相信这种活动。
2、“崇尚奶粉”活动
母婴店为了业绩,也会做奶粉促销的活动,这无可厚非。
但是,当他的说辞是:“6个月之后母乳没营养”时,就要提高警惕了。表姐听过很多母婴店用这句话推销。
她也是一位二胎妈妈,深知母乳是宝宝最天然的营养,任何产品也替代不了。
要不要给孩子断奶,是由孩子和宝妈,根据实际情况决定的。
世界卫生组织指出:
建议纯母乳喂养直到6个月,6月龄以后逐步添加辅食,可以保持母乳喂养到2岁,或更久。
然而,母婴店为了业绩,告诉宝妈“6个月之后母乳没营养”,说明的一个问题是:他不会关心你家宝宝的成长,只关心你的钱包。
这样的母婴店,你还会相信吗?
3、“哄娃神器”活动
初为父母,除了感觉无尽的喜悦,有时也感到带娃的辛苦,总感觉孩子缺点啥。
于是,母婴店“哄娃神器”的活动随之推出。
父母要注意,有些活动即便再实惠,你也要擦亮眼,省得交了“智商税”。
这里举两个例子:
①婴儿定型枕
1岁前,我们不需要给孩子购买任何枕头。
为什么?从这图上看,成人的颈椎和孩子不同。
我们的颈椎,有4个弯曲的部位,呈双S形状。
但是孩子的颈椎,呈“C”型,而且他们的头部比较大,占身体比例的1/4。
也就是说,他们平躺在床上,刚好不需要枕枕头。
如果硬要给孩子枕,不仅让他们睡觉不舒服,还可能影响他们的骨骼发育。
美国儿科学会的建议:1岁前给婴儿枕枕头,不仅影响骨骼的发育,还增加了窒息的风险。
所以,就算销售员说破天,你也要坚定地说:不好意思,我不需要。
②儿童学步车
学步车设计的初衷,是为了让孩子学习走路。
然而,孩子使用学步车,不仅达不到学习的目的,反而会推迟走路的时间。
早在年,加拿大卫生部就严令禁止生产、销售儿童学步车。我国在《儿童跌倒干预技术指南》中指出——“不要使用婴儿学步车”。
因为有大量事实证明,孩子使用学步车,存在着安全隐患。据《美国儿科学会APP》调查显示:
~年间,美国约有,名医院。
除此外,据儿科医生了解,长时间使用学步车,还可能造成宝宝X型腿、O型腿等。
最后,如何识别母婴店搞的活动好不好?
有时候,你很难抵挡销售员的热情,这时你也不用着急,灵活运用:“正在用、正在吃、上次刚买了你忘了”,就可以解决了。
平时多看一些育儿方面的书籍,母婴店搞的活动好不好,一下就心里有数了。
如果你不愿意看,也没关系,
转载请注明:http://www.haihuacaijing.com/mybk/141959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