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婴电商和实体大比拼,融合玩法才是最优解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深入应用,我国的消费渠道大致被分为两种:线上(即电商平台)、线下(即实体门店)。面对重合度较高的消费群体,这两股势力也呈现出明显的对垒格局。
其中,在电商平台崛起下,许多实体门店不仅客流量被稀释,而且还深陷在价格战之中。同时,部分自媒体和大V账号向消费者传递的信息,更是从侧面打击着实体门店。
近期,有一则以“假如黑心母婴商家说真话,你中过招吗?”为题的短视频,引起母婴店主暴怒:“合生元奶粉也是杂牌?”“这年代衣服用料都在吊牌上标注的清清楚楚,谁会不知道?”“这就是在引起宝妈对实体店的焦虑”。
针对此事,母婴前沿也进行了一番深入了解。
被严重低估的母婴门店
据了解,这位从美妆跨界转型的母婴博主,在短视频中通过扮演母婴店主的方式进行自述,直指母婴门店喜欢卖利润高、没有营养的杂牌奶粉;售卖的衣服成本只有几十块,售价却是几百块,并且连衣服上的棉都不知道从哪里来的;免费的微量元素检测就是为了哄骗消费者购买一堆没用的营养补剂等。
同时,为了增加内容的可信度,视频中还以穿插图片的形式,举例了几个杂牌奶粉、童装销货清单,以及微量元素检验报告单,甚至还贴出了一张海报,上面写着“宝妈须知,每个新生小宝贝,出生15天补维生素D3,满月补钙,4个月补铁,6个月补锌,0-3周岁每天一粒DHA,出生第一口水益生菌,换季必补蛋黄球蛋白”。
对于这位母婴博主在短视频中的言论,许多母婴店主并不认同,纷纷表示这是在刻意抹黑,明明自己在认真服务每个育儿家庭,可却要无端遭受这则视频所带来的消费者质疑。
更重要的是,这则视频中露出的许多内容都值得考量,例如开篇所说的奶粉、童装。此外,还有那则海报。从多位专家科普处了解到:首先,婴幼儿自出生起数日,最迟出生后第15天就应该开始补维D,早产儿更是建议第3天开始补充;其次,4个月以后就可以进行预防性补铁了。
而根据《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RIs)(版)》中推荐:0-36个月龄的宝宝每天适宜摄入mg的DHA。不能否认的是,DHA最好的来源是母乳。但是在无法母乳喂养或母乳不足的情况下,或是宝宝在辅食中又难以保证摄入足量的DHA时,就可能要考虑额外补充DHA。
诚然,我们不能够断言所有的母婴门店都没有投机取巧赚快钱的。但可以肯定的是,当下绝大部分的母婴门店是被严重低估了。因为在核心人群迭代下,母婴消费市场需求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当传统的思维理念和运营模式已经跟不上行业的变迁,越来越多的母婴店都在积极转型升级。
在母婴前沿实地走访渠道的过程中,我们看到母婴门店都以用户需求为中心,快速学习专业知识和创新玩法,全面提升选品能力和服务体系,来优化消费者的购物体验。在此之下,有不少母婴店主成功晋升成为公共营养师、健康管理师,甚至是消费者心中的KOL。
育儿大V和母婴电商不断“翻车”
众所周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母婴行业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大v博主、育儿专家等,他们凭借着育儿知识赢得了众多消费者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haihuacaijing.com/mybk/14195909.html